阻塞性黃疸患者應盡早接受引流及相關治療 人氣: 2924
阻塞性黃疸(Obstructive jaundice, OJ)是指肝外及肝內膽管發生部分或全面性阻塞,致使膽汁無法正常排泄至腸道而引發黃疸,易引起併發症且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此外,膽酸(Bile acid)中的自由基會造成氧化壓力,進而影響腦部而產生肝性腦病變(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因此發表於《Asian Journal of Surgery》的最新文章分析OJ所造成的氧化壓力與腦組織受損情況間關係。實驗中,5隻大鼠為控制組,其餘36隻則進行總膽管(Common bile duct, CBD)結紮。接受CBD結紮大鼠分為六組,前三組分別於第3(І組)、7(Ⅱ組)及14(Ⅲ組)天犧牲,後三組則於第3(Іd組)、7(Ⅱd組)及14(Ⅲd組)天進行內引流術減壓,並於一週後犧牲。實驗結果顯示,CBD結紮後血清中膽紅素(Bilirubin)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濃度明顯增加,而經減壓後濃度則會下降。此外,Ⅱ及Ⅱd組比較後發現腦受損是可復元的,但於Ⅲ及Ⅲd組中則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腦部受損可否復元的關鍵在於阻塞時間的長短,並建議發生OJ後應盡速接受治療以達最佳療效。
 
研究刊登在《Asian Journal of Surgery》的網頁
http://www.e-asianjournalsurgery.com/article/S1015-9584(15)00052-4/abstract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

© 2018 全球醫藥新知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使用條款與條件

 瀏覽人數: 16855359  人

網頁設計 | 網站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