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化療,癌症本身也會產生心臟毒性? 人氣: 783

柏林慈善醫學院的心臟病學家Dr. Stephan von Haehling在2015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2015)上指出,癌症本身就具有心臟毒性反應,並且這些心臟毒性反應獨立於化療導致的心臟毒性反應。

Haehling醫生表示,在晚期癌症患者中,一些心血管功能障礙標誌物在獨立於高劑量化療的情況下出現顯著改變。因此,看起來癌症可導致不良心臟反應,而在化療開始後,這些不良心臟反應又進一步加重。

來自動物和人體研究的證據均表明,惡性腫瘤本身可產生不良心臟反應,甚至在化療對心臟造成進一步打擊之前。Haehling醫生及其同事首先在肝癌大鼠模型中觀察到這種現象(Eur Heart J. 2014 Apr;35[14]:932-41)。他們觀察到,甚至在暴露於化療前,荷瘤大鼠就出現癌症惡病質的典型症狀,包括疲勞、運動能力受損、體重減輕、呼吸困難和左室品質進行性萎縮。值得注意的是,與安慰劑相比,心臟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Bisoprolol和醛固酮抑制劑安體舒通可減少左心室萎縮、改善心功能障礙、改善經過驗證的大鼠生活品質指標並顯著延長大鼠生存期。 Haehling醫生表示,鑒於這些結果對於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具有潛在獲益,因此值得在臨床試驗中優先對這些結果進行進一步探索。

在這項大鼠研究後,Haehling醫生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納入 50例結直腸癌患者、51例心衰患者和51例健康對照者。在結直腸癌患者中,24例在接受化療前進行心臟超音波和其他心血管功能檢查,另外26例在化療開始後進行這些檢查。

結果顯示,結直腸患者的心率輕微增加,平均為73 bpm,而對照者和接受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心衰患者的心率為65 bpm。Haehling醫生表示,這種情況他很常見到。這些患者輕微增加的心率通常在80~90 bpm這一範圍內或稍微更高些。

與對照者相比,癌症患者的心率變異性、運動能力(通過跑步機最大攝氧量測試進行測定)和左心室射血分數顯著降低,並且心衰患者的這些參數也較低。既往未接受過化療的結直腸癌患者和正接受化療的結腸癌患者之間存在更為有趣的差異。與對照者相比,既往未接受過化療的癌症患者的一些心血管功能的主要決定因素出現受損,在正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中,這些主要決定因素受損更嚴重。

Haehling醫生建議讀者閱讀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制訂的多學科臨床實踐指南,以獲取更多有關抗癌治療的心臟副作用的預防、監測和治療的現行觀點(Ann Oncol. 2012 Oct;23 Suppl 7:vii155-66)。

Haehling醫生聲明沒有與其心臟腫瘤研究相關的經濟利益衝突。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

© 2018 全球醫藥新知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使用條款與條件

 瀏覽人數: 16855127  人

網頁設計 | 網站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