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5088
主題: 獨生子女肥胖機率較有兄弟姐妹者高4倍
2016年美國肥胖週會議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Jungwon Min教授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獨生子女發生超重和肥胖的機率較有兄弟姐妹者高約4倍。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獨生子女與超重/肥胖之間相關性將越來越強。這個結論是透過對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而得出的。
Min教授闡述道,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已影響了父母的教養方法和子女的健康行為,且該政策導致兒童的肥胖率日益增加,然而這一方面的相關研究非常少。為此,Min教授等收集了2011年(1580例)和2000年(2317例)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中6-18歲兒童的資料,並進行卡方檢驗、一般線性迴歸和多元線性迴歸分析。
研究發現2000~2011年期間,中國獨生子女比率增加了近一倍(從30.1%升至57.0%),與此同時,兒童超重/肥胖患病率翻了3倍(從6.6%升至16.5%)。2011年資料顯示,與非獨生子女家庭相比,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受教育水準較高,人均家庭收入較多,且多生活在城市地區。
進一步分析發現,獨生女性發生超重和肥胖的機率,也明顯高於有兄弟姐妹者。在校正社會人口特徵後,隨著時間的流逝,獨生子女與超重/肥胖之間的相關性將越來越強(2000年:OR,1.7[1.0-2.8];2011年:OR,4.5[1.7-12.4];P<0.001)。
Min教授等也發現,獨生子女的閒暇時間明顯少於非獨生子女,但體力活動量與非獨生子女相似。即便是在城市地區,獨生子女總熱量攝入過多的機率也明顯高於非獨生子女(OR,5.70[1.58-20.60])。
Min教授總結道,獨生子女發生超重和肥胖的機率比有兄弟姐妹者高約4倍,中國獨生子女與超重/肥胖之間的相關性將更強。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有可能是導致兒童肥胖率日益增加的原因。我們仍需進行更多的研究,探討其中潛在的機制,並開發相關的介入治療。
Min教授闡述道,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已影響了父母的教養方法和子女的健康行為,且該政策導致兒童的肥胖率日益增加,然而這一方面的相關研究非常少。為此,Min教授等收集了2011年(1580例)和2000年(2317例)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中6-18歲兒童的資料,並進行卡方檢驗、一般線性迴歸和多元線性迴歸分析。
研究發現2000~2011年期間,中國獨生子女比率增加了近一倍(從30.1%升至57.0%),與此同時,兒童超重/肥胖患病率翻了3倍(從6.6%升至16.5%)。2011年資料顯示,與非獨生子女家庭相比,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受教育水準較高,人均家庭收入較多,且多生活在城市地區。
進一步分析發現,獨生女性發生超重和肥胖的機率,也明顯高於有兄弟姐妹者。在校正社會人口特徵後,隨著時間的流逝,獨生子女與超重/肥胖之間的相關性將越來越強(2000年:OR,1.7[1.0-2.8];2011年:OR,4.5[1.7-12.4];P<0.001)。
Min教授等也發現,獨生子女的閒暇時間明顯少於非獨生子女,但體力活動量與非獨生子女相似。即便是在城市地區,獨生子女總熱量攝入過多的機率也明顯高於非獨生子女(OR,5.70[1.58-20.60])。
Min教授總結道,獨生子女發生超重和肥胖的機率比有兄弟姐妹者高約4倍,中國獨生子女與超重/肥胖之間的相關性將更強。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有可能是導致兒童肥胖率日益增加的原因。我們仍需進行更多的研究,探討其中潛在的機制,並開發相關的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