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24542
主題: 1歲以下嬰兒獨睡好?父母陪睡好?
10月22-26日於美國三藩市召開的美國兒科學會(AAP)年會上,AAP發佈的最新指南建議,嬰兒與父母應同房不同床睡覺,以降低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的風險。該指南同步發表於《Pediatrics》。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與父母同房不同床
AAP建議至少6個月之前嬰兒與父母同睡一個房間,最好陪睡至1歲,這能將SIDS風險降低50%。然而,同樣重要的是嬰兒應與父母分床睡,例如睡在嬰兒床上或者搖籃裡。專家警告稱,絕不能讓嬰兒睡在很軟的沙發上,也不可與母親睡在同一張床上。嬰兒夜間需要吃奶,醫師建議母親們在床上餵奶。
作為這份指南的作者之一,Cooper醫學院兒科學教授Lori Feldman-Winter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應將寶寶抱到床上去餵奶,但餵完奶後需放回其自己的床上。哺餵母乳能將SIDS風險降低70%左右。由於母親們有時會在餵奶時睡著,AAP建議父母的床上不要放多餘的枕頭、靠墊、毛毯等可能令嬰兒窒息的柔軟寢具。
除了同房睡和哺餵母乳之外,AAP建議採用以下方法為嬰兒營造安全的睡眠環境:讓嬰兒仰臥在較硬的嬰兒床上或者搖籃裡,床單不要太鬆;嬰兒床上勿放置柔軟的寢具,包括床圍、毛毯、枕頭和毛絨玩具(嬰兒床應當是空的);避免嬰兒接觸煙、酒和毒品;切忌使用任何固定嬰兒的物品來降低SIDS風險。1-4月齡嬰兒的SIDS風險最高,但證據顯示柔軟的寢具對年齡稍大的嬰兒仍會構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