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6915
主題: 酒精燒灼術後心室梗塞與患者心血管死亡相關
肥厚性阻塞性心肌症(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一種原發性心肌病,病理學檢查常見左心室間隔上部肥厚,患者具有左心室流出道梗塞風險(靜息狀態壓力階差≥30 mmHg),臨床可採用藥物、外科手術、化學消融術等療法進行治療。酒精燒灼術(alcohol septal ablation, ASA)是一種常見的化學消融術,採用注射少量無水酒精的方法以減輕室間隔肥厚,使左心室流出道增寬,降低收縮期壓力階差,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酒精燒灼並不能完全解決心室梗塞,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對患者心血管性死亡的影響也未明確。
捷克查理大學Veselka J教授開展了一項研究,旨在探討酒精燒灼術後左心室流出道壓力階差與心血管性死亡事件的關聯性。該研究共納入270例酒精燒灼術治療後受試者(年齡為60±12歲)。該研究的中位數追蹤時間為5.1年。對首次出院後檢查(1-6月內)左心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和壓力階差≥30 mmHg患者的預後情況進行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約77%受試者的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13±6 mmHg),其餘23%受試者的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均>30 mmHg(50±27 mmHg)。左心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的患者1年、5年、10年存活率均明顯高於壓力階差≥30 mmHg患者(p<0.01)。多因素分析顯示,通過對酒精燒灼術後患者的年齡、性別、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基線值,以及室間隔厚度基線值做適度調整後,發現早期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HR=2.95,P=0.01)和室間隔厚度基線值(HR=1.07,p=0.02)是心血管性死亡的獨立預測因數。
綜上所述,Veselka J教授認為肥厚性阻塞性心肌症患者接受酒精燒灼術,首次出院後檢查左室流出道壓力差≥30 mmHg患者的繼發性心血管死亡風險明顯升高。
捷克查理大學Veselka J教授開展了一項研究,旨在探討酒精燒灼術後左心室流出道壓力階差與心血管性死亡事件的關聯性。該研究共納入270例酒精燒灼術治療後受試者(年齡為60±12歲)。該研究的中位數追蹤時間為5.1年。對首次出院後檢查(1-6月內)左心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和壓力階差≥30 mmHg患者的預後情況進行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約77%受試者的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13±6 mmHg),其餘23%受試者的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均>30 mmHg(50±27 mmHg)。左心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的患者1年、5年、10年存活率均明顯高於壓力階差≥30 mmHg患者(p<0.01)。多因素分析顯示,通過對酒精燒灼術後患者的年齡、性別、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基線值,以及室間隔厚度基線值做適度調整後,發現早期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HR=2.95,P=0.01)和室間隔厚度基線值(HR=1.07,p=0.02)是心血管性死亡的獨立預測因數。
綜上所述,Veselka J教授認為肥厚性阻塞性心肌症患者接受酒精燒灼術,首次出院後檢查左室流出道壓力差≥30 mmHg患者的繼發性心血管死亡風險明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