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10291
主題: 影像表觀擴散係數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結果
磁振造影擴散權重影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W-MRI)已被運用於許多腫瘤分期及療效評估,先前研究指出較高細胞密度、較大核質比及較小的胞外間隙皆會降低腫瘤的水擴散係數及表觀擴散係數(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目前並無足夠DW-MRI療效評估的經驗及統一標準,因此發表於《Lung Cancer》的最新研究分析ADC是否適合作為以放射線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生物標誌。試驗中,10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放射線化療前及治療後第三及第六週接受DW-MRI分析,並記錄其原發腫瘤(Primary tumor)及淋巴結(Lymph nodes)的ADC數值變化程度。試驗結果顯示,原發腫瘤及淋巴結的ADC數值在接受放射現化療後三週分別升高8-14%及15%,而至第六週時則分別升高19-26%及23%;此外,與存活期較長病患相比,整體存活小於12個月者ADC數值增加較少。此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放射線化療後ADC數值會明顯升高,並推論治療時的ADC數值變化可用於預測患者治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