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13451
主題: 兒童及新生兒動脈缺血性中風的生物標記
近20年來,許多研究已證實發炎及感染可能參與兒童動脈缺血性中風(Arterial ischemic stroke, AIS)的發病機轉,其中又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可能造成兒童中風。此外,據統計三分之一的AIS兒童在前一年內曾受水痘帶狀庖疹病毒(Varizella-zoster virus, VZV)感染,且已知D-dimers、C-reactive protein(CRP)、TNF-α、IL-2、IL-6及IL-8皆可能是與AIS有關的生物標記,而發表於《European journal of Paediatric Neurology》的最新文章分析循環系統中造成兒童及新生兒中風的發炎標記。試驗中,研究人員從12位AIS兒童、7位健康受試者及6位足月新生兒中進行採血,並分析血清中MMP、TIMP、selectin、sICAM-1、sVCAM-1、IL、TNF-α、VEGF、A2-M、CRP、Fetuin A、Fibrinogen、SAP、Haptoglobin及vWF濃度。試驗結果顯示,AIS患者血清中MMP-9、TIMP4、IL-6、IL-8及CRP表現量較高,並發現中風新生兒的血清中發炎指標與與AIS兒童有顯著差異,新生兒血清中MMP-1、MMP-2、TIMP-1、TIMP-2、sE-selectin、sICAM-1、sVCAM-1、IL-8、IL-10、TNF-α、VEGF及Fetuin A表現量偏高。研究人員認為未來應對這些生物標記下游基因進行研究,或許可協助診斷及治療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