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4679
2016年美國糖尿病協會年會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arbara Davis兒童糖尿病研究中心Amena Keshawarz博士公佈一項研究,對入選第1型糖尿病冠狀動脈鈣化(CACTI)研究的女性受試者進行分析時發現,與非糖尿病對照者相比,停經前女性第1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風險。然而,在排除年齡≥54歲的受試者後,停經後女性第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與非糖尿病對照者相當。
Keshawarz博士指出,停經前女性患者的心血管風險通常低於同齡男性,但在停經前女性糖尿病患者中,未觀察到這種保護作用。我們想知道這種現象是否與停經期存在某種關係,因此一旦步入停經期,女性往往會失去這些心血管保護因素。
為此,Keshawarz博士及其同事對CACTI研究資料進行分析。這項研究共納入106例女性第1型糖尿病患者和140例女性非糖尿病對照者,按停經期狀態進行分組,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CIMT)和有/無冠狀動脈鈣化評估受試者的心血管風險。利用多元線性回歸和Logistic回歸調查不同受試者的CIMT差異,估算冠狀動脈鈣化(CAC)發生的比值比。
整體分析發現,女性第1型糖尿病患者的停經年齡明顯小於非糖尿病對照者,平均年齡分別為51歲和55歲(P=0.002),但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對照者之間的停經年齡並無明顯差異。進一步分析發現與非糖尿病對照者相比,女性第1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冠狀動脈鈣化的年齡校正比值比明顯升高,且CIMT明顯增厚,但不同年齡和停經狀態的受試者間這些風險存在差異。例如在停經前受試者中,與非糖尿病對照者相比,所有年齡段第1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狀動脈鈣化機率均明顯升高,CIMT也明顯增厚。然而在停經後女性受試者中,第1型糖尿病僅與≥54歲時冠狀動脈鈣化風險升高以及57歲時CIMT增厚相關。
這項研究由美國糖尿病協會和國立衛生研究院提供資金贊助。Keshawarz博士稱無相關利益衝突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