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5298
主題: 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的遠期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高於一般族群
《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5年4月 27日發表了一篇關於 何杰金氏淋巴瘤(HL)治療後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的回顧性佇列研究。該研究納入了2,524例在51歲前確診為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並對其進行追蹤以評估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情況。
研究發現,在治療後的第35年,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患冠心病和充血性心臟衰竭的風險是一般族群的4~6倍。儘管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當高,但研究者發現治療時年齡小於25歲的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的相關風險是最高的。
臨床醫生需要警惕的是,何杰金氏淋巴瘤(HL)患者治療後其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持續增加。
專家評論
梅奧醫學研究生院Joerg Herrmann 博士
近年來,有多項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心血管(CV)疾病的風險增加,特別是在那些採取縱膈腔放射治療和含Anthracycline蒽環類化療藥物治療的癌症患者,尤其是包括何杰金氏淋巴瘤在內的兒童和成人癌症患者。研究者對何杰金氏淋巴瘤特別感興趣是因為不僅可以研究放療和化療遠期效果,還可以同時在大樣本患者族群中研究治療與年齡、心血管疾病風險間的相互關係。
對來自荷蘭5個醫療中心的研究進行總結後得出如下與臨床最相關的結果:
- 這些結果主要適用於接受縱膈腔放療的患者,占納入這項研究患者人數的80%,其中24%的患者同時採用了蒽環類藥物化療;7%的患者只接受蒽環類藥物為基礎的化療。
- 在中位追蹤時間為20年的佇列中發現,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CHD;16%)、瓣膜性心臟病(VHD;15%)。心臟衰竭(HF)事件發生較少(5.5%),但累計發病率不斷增加。
- 追蹤40年後,任何一種心血管疾病的累計發病率為50%,是普通族群的4倍,其中一半的患者出現多次心血管事件。
- 當何杰金氏淋巴瘤時患者接受治療時如年齡小於18歲,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是最高的(其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其普通同年人的9~40倍)。
- 隨著追蹤時間的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增加,追蹤35年發現,幾乎每10,000例患者發生了500次額外的心血管事件。
- 與採用蒽環類藥物化療相比,縱膈腔放射治療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要高,尤其是冠心病(CHD)和瓣膜性心臟病(VHD)發病風險,這兩種治療方式能明顯增加瓣膜性心臟病(VHD)和心臟衰竭(HF)的發病風險。
- 研究劑量反應情況時發現,縱膈腔放射治療的劑量小於30 Gy時,瓣膜性心臟病(VHD)的風險就已經增加了4倍。蒽環類化療藥物的劑量為210至325 mg/m2時,瓣膜性心臟病(VHD)和心臟衰竭(HF)的風險增加了2倍。
- 吸煙可以增加那些未採用縱膈腔放射治療的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冠心病和心衰竭的發病風險。
總之,目前的研究重申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倖存者行心血管監控的必要性,尤其是在縱膈腔放射治療後和暴露在更多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如吸煙)的情況下。建議臨床醫生積極瞭解這類病人的病史,然後按照由美國心臟超音波學會相關指南和建議,對這類病人進行監測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