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5544
《Circulation》 2015年5月22日發表了一篇關於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是否應該使用氧氣的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以比較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行氧氣治療與未行氧氣治療對患者的影響。研究發現,被隨機分成使用氧氣組的患者肌酸激酶(CK)平均峰值水準升高,而且心肌梗塞復發率增加。另外,使用氧氣患者出現心律不整的頻率也增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使用氧氣會加重早期心肌損傷,而且發現,這類患者6個月後心肌梗塞灶的面積較大。
專家評論
哈佛醫學院Benjamin Morgan Scirica博士
所有疑似發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患者不管需要與否,幾乎不可避免的經鼻導管使用氧氣。這僅僅是我們醫療過程中認為這樣是正確的就憑著感覺去做了,因為我們想當然認為,如果個案存在局部缺血的問題,那想治療的話就得有超生理水準的氧氣供應。可問題是,現在不僅沒有證據表明它是有益的,反而有理論認為使用氧氣可以產生過量的自由基而損傷個體。
Stub等人在AVOID研究中,首次提出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患者進行謹慎供氧。在這項試驗中,44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患者在救護車上隨機提供8L/min氧氣或是空氣,直到病人從PCI送至ICU。主要終點是通過連續檢測相應生物標誌物估算心肌梗塞的面積。另外,6個月後採用MRI測量梗塞區域的大小。
研究發現,通過檢測CKMB發現使用氧氣的患者梗塞面積更大;通過檢測肌鈣蛋白發現:使用氧氣的患者梗塞灶的數量更多。6個月後,MRI顯示使用氧氣的患者梗塞區域更大。研究中臨床心血管事件並不多,雖然未使用氧氣組死亡人數較使用氧氣組多,但發生心律不整和復發梗塞的幾率較低。
雖然這項研究不可能完全改變臨床實踐,但它促使我們在臨床常規實踐應做到更嚴謹,並提示我們有必要就該問題進行樣本量更大的研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幾乎所有的藥物開發都是為了減少再灌注損傷,但臨床實踐中我們卻毫不猶豫地增加患者的氧氣供應。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到就是,在臨床上我們應該更嚴謹,以避免好的動機,實際上卻造成更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