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38252
主題: 老藥新用,抗生素可以促進神經新生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何應瑞教授運用神經藥物學的技術,投身巴金森氏症失智的研究工作,他使用巴金森氏症失智動物模型進行藥物檢測,發現過去用於治療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如腦膜炎、肺炎、淋病)的抗生素「頭孢曲松」(ceftriaxone),不僅有利於改善巴金森氏症的運動症狀,還可以防止神經退化並改善認知功能。此項老藥新用的發明已經取得治療與預防巴金森氏症失智的專利。
何應瑞指出,巴金森氏症的主要發生原因是腦內的黑質體多巴胺神經系統(dopaminergic system)退化;但是引發巴金森氏症失智的原因則是腦內的麩胺酸神經系統(glutamatergic system)過度活化,導致過量的麩胺酸聚積在細胞外造成興奮性神經毒性而使神經細胞死亡。由於多餘的麩胺酸必須經由星狀膠細胞上的麩胺酸轉運子(glutamate transporter)清除,而頭孢曲松可以促進生成麩胺酸轉運子,因此可以降低神經突觸間隙麩胺酸的濃度,減少腦部麩胺酸所引發的神經毒性與細胞凋亡,進而保護神經並且提昇巴金森氏症失智患者的認知功能。
目前臨床上常用rivastigmine治療巴金森氏症失智,此項藥物是膽鹼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主要的藥物機轉是藉由抑制腦內與記憶功能訊息相關的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的分解,來間接提昇患者大腦內乙醯膽鹼的濃度,以延緩患者的記憶功能退化速度。原本此項用藥主要是用於阿茲海默氏症的治療,由於巴金森氏症失智患者如同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也會出現乙醯膽鹼神經系統退化與記憶功能缺損的現象,因此在阿茲海默氏症的臨床治療實驗取得成功的經驗之後,此藥後續也被運用於治療帕金森症失智,以緩解病患的精神行為症狀。不過,使用rivastigmine除了有腸胃副作用(如噁心、嘔吐)之外,還會使巴金森氏症患者原本「顫抖」的症狀惡化,表示目前臨床上的藥物尚有不足之處。
頭孢曲松治療巴金森氏症失智的動物研究發現,可以抑制大腦黑質體緻密區的神經發炎與海馬迴錐狀神經退化現象,顯著改善認知功能(例如工作記憶、辨識能力與視覺空間功能),此乃現今世界上首次發現可以抑制巴金森氏症患者腦部細胞受損的藥物。不止如此,行為腦科學期刊(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305: 126-39, 2016)最近報導何教授的研究更證實頭孢曲松可以促進腦部增加新生細胞(neurogenesis),因此可以對受損的腦區替補新細胞,進而恢復神經活性。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氏症最常見的腦神經退化疾病,好發在50~60歲,盛行率為每十萬人超過130人,全球罹患人口約700萬,罹病人口多數集中在亞太地區,約占4成,其次為北美34.9%、歐洲19.2%。其中,臺灣的盛行率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約有10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有鑑全球人口高齡化,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且屬於無法治癒之疾病,因此如何減輕症狀、改善患者腦部功能與生活品質,同時盡量避免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乃是未來失智症用藥開發的趨勢。何應瑞教授此項頭孢曲松「舊藥新用」的大發現,除了符合上述失智症藥物開發的趨勢,最重要的是其為學名藥,且為台灣健保給付用藥,因此可以快速應用於臨床治療,將成為治療巴金森氏症失智的創新策略,是巴金森氏症失智患者的一大福音。
何應瑞指出,巴金森氏症的主要發生原因是腦內的黑質體多巴胺神經系統(dopaminergic system)退化;但是引發巴金森氏症失智的原因則是腦內的麩胺酸神經系統(glutamatergic system)過度活化,導致過量的麩胺酸聚積在細胞外造成興奮性神經毒性而使神經細胞死亡。由於多餘的麩胺酸必須經由星狀膠細胞上的麩胺酸轉運子(glutamate transporter)清除,而頭孢曲松可以促進生成麩胺酸轉運子,因此可以降低神經突觸間隙麩胺酸的濃度,減少腦部麩胺酸所引發的神經毒性與細胞凋亡,進而保護神經並且提昇巴金森氏症失智患者的認知功能。
目前臨床上常用rivastigmine治療巴金森氏症失智,此項藥物是膽鹼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主要的藥物機轉是藉由抑制腦內與記憶功能訊息相關的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的分解,來間接提昇患者大腦內乙醯膽鹼的濃度,以延緩患者的記憶功能退化速度。原本此項用藥主要是用於阿茲海默氏症的治療,由於巴金森氏症失智患者如同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也會出現乙醯膽鹼神經系統退化與記憶功能缺損的現象,因此在阿茲海默氏症的臨床治療實驗取得成功的經驗之後,此藥後續也被運用於治療帕金森症失智,以緩解病患的精神行為症狀。不過,使用rivastigmine除了有腸胃副作用(如噁心、嘔吐)之外,還會使巴金森氏症患者原本「顫抖」的症狀惡化,表示目前臨床上的藥物尚有不足之處。
頭孢曲松治療巴金森氏症失智的動物研究發現,可以抑制大腦黑質體緻密區的神經發炎與海馬迴錐狀神經退化現象,顯著改善認知功能(例如工作記憶、辨識能力與視覺空間功能),此乃現今世界上首次發現可以抑制巴金森氏症患者腦部細胞受損的藥物。不止如此,行為腦科學期刊(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305: 126-39, 2016)最近報導何教授的研究更證實頭孢曲松可以促進腦部增加新生細胞(neurogenesis),因此可以對受損的腦區替補新細胞,進而恢復神經活性。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氏症最常見的腦神經退化疾病,好發在50~60歲,盛行率為每十萬人超過130人,全球罹患人口約700萬,罹病人口多數集中在亞太地區,約占4成,其次為北美34.9%、歐洲19.2%。其中,臺灣的盛行率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約有10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有鑑全球人口高齡化,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且屬於無法治癒之疾病,因此如何減輕症狀、改善患者腦部功能與生活品質,同時盡量避免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乃是未來失智症用藥開發的趨勢。何應瑞教授此項頭孢曲松「舊藥新用」的大發現,除了符合上述失智症藥物開發的趨勢,最重要的是其為學名藥,且為台灣健保給付用藥,因此可以快速應用於臨床治療,將成為治療巴金森氏症失智的創新策略,是巴金森氏症失智患者的一大福音。